教师爱岗尽职:阳信实验小学的铁军灵魂怎样炼成?
教师爱岗尽职的诚实写照
在阳信县实验小学,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校;他们不仅教书,更在育人;他们把”爱岗尽职”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到底是什么让这些老师如此投入?又是什么让这所学校成为当地教育的标杆?
答案就藏在老师们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当其他学校的教师还在按部就班地上课时,阳信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已经开始了每周的教研预研;当别的教师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时,这里的老师却在思索”怎样让学生学会进修”这个更深层次的难题。这种超越常规的付出,正是教师爱岗尽职最生动的体现。
教研创新:爱岗尽职的具体操作
教师爱岗尽职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创新上。阳信实验小学建立了体系的校本教研平台,各学科带头人科学规划,把每周的教研提纲提前预研。以”学本教学”为主线,重点推进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的同时,突出科学教学研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开展了主题班会和进修调研、备课课例展示,将学说运用到课堂操作,弥补薄弱学科的短板。这样的教研活动,没有爱岗尽职的灵魂支撑,怎样能够持续开展?50周岁下面内容的教师共读专业书籍,通过读书打卡、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等形式增强教学学说素养,正是教师们专业成长的生动写照。
学生为本:爱岗尽职的终极目标
真正的教师爱岗尽职,最终都要回归到学生身上。阳信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深知这一点,他们开发了”学会进修资料库”,利用”学会进修平台”开发学生思考想象力。从1到6年级,每两周开展一节”学会进修”课程,帮助学生打破思考局限。
更令人感动的是,老师们实施了”先进引领”规划,让杰出学生与进修困难的同学结对子,互帮互学。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技巧,不正是教师爱岗尽职的最好证明吗?学校推行的”一线职业法”——决策在一线落实,干部在一线服务,难题在一线解决,更是把教师们的尽职灵魂推向了新高度。
师德建设:爱岗尽职的灵魂根基
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的爱岗尽职就无从说起。阳信实验小学建立了完善的师德评价制度,将师德表现列为教师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树先、晋职晋级的首要条件。通过开展道德模范、文明教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爱岗尽职的教师典范。
学校还设立了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常态化监管。这些措施看似严格,实则是为了让教师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正是这种严谨的师德建设,培育出了一支业务精湛、爱岗尽职的铁军教师队伍。
传承与创新:爱岗尽职的未来之路
教师爱岗尽职的灵魂需要代代相传。阳信实验小学实施的”青蓝工程”,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着力培养骨干教师,这一切都是为了教育事业的长远进步。
当我们看到阳信实验小学的教师们不计回报地付出时,不禁要问: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学生成长的深切期待。这种爱岗尽职的灵魂,正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最应该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