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之间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加入顿号的。例如,我们常说的“山”“水”“花”等并列词语,若要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使用顿号进行分隔。
些情况下,如果其他成分被插入到并列的引号之间或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这时宜使用顿号。比如,描述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出自《秋浦歌》)和“朝如青丝暮成雪”(出自《将进酒》),都是广为传诵的佳句。
资料中,顿号的使用有着特定的制度。例如,当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时,应使用顿号而非逗号。再如,用 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应用短横线连接号,而不是顿号。
邻或相近的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通常也不使用顿号。但如果相邻的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那么宜用顿号。这都小编认为‘标点符号用法’里面有明确的说明。
实际写作中,我们还应遵循经济规则使用标点符号。如果多少引号里列举的是词语,引号间可以不用顿号;如果用了也并不算错。但如果引号里是独立的句子,而且已经有了句末点号,那么引号间最好还是不用顿号或逗号为宜。
于引号的影响,它主要是用来标示文中的引用部分。除了用于直接引用外,引号还可以表示特定称谓、独特含义、着重论述的对象以及话语之中的内容。在双引号和双引号之间,书名号和书名号之间,通常已经存在了停顿,此时再加入顿号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号主要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而词语包括词和短语,但不包括句子。在句子之间的停顿中,我们应该使用逗号或分号,而不是顿号。对于编辑出版物的技术处理来说,为了保持文章的美观和表达的清晰,我们通常会选择不在并列的引号或书名号之间加入顿号。
例如下:店内悬挂着“顾客至上”“质量为本”等横幅。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四大名著,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这些例子都展示了在特定语境中怎样恰当地使用顿号和其他标点符号。
点符号的使用既需要遵循规范,又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既规范又富有表现力的文章。